據希捷最近發布的產品和技術路線圖——2026年,希捷有望交付約50TB硬盤,到2030年交付約100TB硬盤。在下一個十年初,將交付120TB以上容量的硬盤。為了達到容量目標,希捷將不得不采用新的磁記錄技術。

為確保未來硬盤的高性能,希捷還計劃更廣泛地利用其多磁臂技術。這項技術讓硬盤的性能提高了一倍,并可能成為該公司某些產品線的標準功能。
提升容量
目前,希捷正在向客戶提供基于熱輔助磁記錄(HAMR)的3.5英寸20TB硬盤,并且作為Lyve存儲系統的一部分提供。HAMR讓希捷能夠以20%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來增加其盤片的面密度,意味著硬盤容量方面將有新的增長。
希捷業務&營銷高級副總裁,Jeff Fochtman表示:“隨著我們達到PMR(垂直磁記錄)技術的最大可用容量,每塊硬盤每次可增加1TB或2TB容量。而有了HAMR技術讓我們一次可以躍升4 TB,6 TB甚至10 TB容量?!?/p>

為了構建九盤片的40TB硬盤,希捷需要將介質的面密度提高到大約2600Gb/in2。希捷已經達到了這樣的面密度,目前尚不清楚其是否已有運行此類盤片的硬盤,或許只是進行了測試。
無論如何,希捷已經擁有可以在未來幾年為其產品提供動力的介質技術。但要完善介質技術,開發合適的磁頭,控制器等電子設備,需要3到5年時間才能完成2600Gb / in2密度盤片的HDD準備工作。

基于垂直磁記錄(PMR)技術的現代化硬盤使用帶有CoCrPt–SiO2納米顆粒磁性膜的鋁或玻璃盤片。HAMR硬盤依靠玻璃盤片和具有高磁晶各向異性的磁性膜來確保非常小的顆粒。希捷還特別使用了鐵鉑合金(如,L10–FePt)。
據開發人員稱,如今的HAMR介質有望啟用容量為80TB-100TB的硬盤。但對于具有約105TB容量和5-7Tb/in2面密度的3.5英寸HDD,會需要新的有序顆粒磁性膜,因為顆粒會變得非常小,磁道也將變得非常狹窄。但在8Tb/in2面密度的BPM技術出現之前,預計有序顆粒狀介質將是一個相對短的停頓期。
提升性能
快速提高硬盤容量對保持希捷HDD的競爭力很重要,但容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順序讀寫速度以及每TB隨機IOPS性能也很重要。讀寫速度和面密度越來越高,但隨著硬盤容量的增加,每TB的IOPS性能會下降。數據中心運營商希望硬盤提供每TB相似的IOPS性能,以免影響其服務質量。如果每TB IOPS下降,則數據中心必須以某種方式解決轉而需要額外的投資。
提高HDD的性能,有一種直接方法是使用多讀寫臂技術,這也是希捷在做的,可以提升性能,對數據中心而言非常重要。此外,讀寫臂數量加倍還讓希捷在發貨前測試硬盤所需的時間減少一半,因為使用兩個獨立的讀寫臂檢查八個或九個盤片更快,從而降低成本。

到目前為止,希捷的雙磁臂 Mach.2技術已經用于基于PMR技術的實驗硬盤,有數十個客戶使用,但最終將用于商用HAMR HDD。當希捷的近線和企業級硬盤的容量超過30TB時,雙磁臂技術將成為必不可少的功能,以確保在當前(約16TB HDD)水平下的性能。
雖然Mach.2已經改進并正在使用中,但它實際上仍處于技術升級模式。當我們達到30TB以上的容量點時,它將成為許多大型數據中心環境中的標準功能。
